斷裂前牙仿生修復
Biomimetic Repair of a fractured anterior
前齒冠破折の修復
除了隱適美®數位隱形矯正之外,我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
學費在美容牙科領域。
在此,新增一專欄與各位讀者老爺夫人分享這十多年來我在
齒顎矯正之外的臨床心得。
與不遠的過去相比,我們面臨越來越高的牙科審美要求
-部份來自病患,當然,還有部份來自我們自己。
由於材料學的進步,我們手邊有多種類的美容複合樹脂
(Esthetic Composite Resins,審美修復用コンポジット
レジン),以及全陶瓷類補綴材料(All-Ceramics,
オールセラミックス)供我們選擇。
與數年前相比,我們似乎更容易作出接近真實的牙體復型。
所謂的3D齒雕(全瓷嵌體,Ceramic Inlays),晶漾微創薄
瓷貼片( 瓷貼面,Porcelain Laminate Veneers),
宇宙無敵最高等級星鑽全瓷冠(全瓷冠,All Ceramic
Crowns),這些富含科技感響亮花俏又有創意的名字加上
媒體行銷的推波助瀾,病患對於將得到的治療結果似乎也
有更高的期望。
一方面要達到病患的期望,另一方面要正視我們內心對於美
感的追求和擬真的渴望,因此,我們需要以極其謙卑的態度
面對自然的美。
在造物極其巧妙的演化設計藍圖之下,就算我們盡了最大的
努力,不止息地增進臨床技巧,所做的這一切,也只不過是
想要忠實的模仿自然,重現自然而已。
牙齒是由兩種以上不同透明度的結構所組成,象牙質的透明
度較低,顏色也較深沉;相對而言,琺瑯質的透明度較高也
常帶有一些獨特的光暈和紋理。
除了顏色和透明度之外,自然牙齒帶有我們很難量化和描述
的螢光效應(Fluorescence) 及蛋白石光澤(Opalescence)。
以門牙為例,其切端幾乎不帶有螢光效應,不過蛋白石光澤
常常較為明顯;相對的,象牙質表現相當高的螢光效應。
齒面上的裂紋(Craze line),光暈效果(Halo),還有脫鈣斑點
(Decalcified spots)在在賦予每顆牙齒獨一無二的視覺特性
。
在臨床上,如果一個齲齒的窩洞同時牽涉象牙質和琺瑯質,
(如這一個斷裂缺角的右上正中門齒案例)也許不是很容
易用同一色澤同一透明度的複合樹脂材料做出自然美觀
的復型。由仿生學(Biomimetic,生物模倣学)角度思考,
我們應該分別選擇針對象牙質及琺瑯質光學性質而設計的
材料。
我使用KaVo SONICflex® quick 2008 / L 音波工具配合專
用Tip對右上正中門齒的斷裂邊緣進行最小侵襲的窩洞製備
(Minimal invasive cavity preparation)。
溫和地移除左上正中門齒過多的脫鈣區塊。
以37% phosphoric acid(Kerr)在牙齒表面酸蝕15秒之後,
黏著表面均勻塗佈OptiBond Solo™ Plus(Kerr),待充分作
用之後以光照聚合。
本體選用Artemis-direct esthetic composite system®
(Ivoclar Vivadent)及Kolor Plus®(Kerr)複合樹脂染色組
合。
配色方式如下:
切緣 Enamel Trans effect: Amber
象牙質 Dentin: A3
琺瑯質 Enamel:A1
表面脫鈣斑 Decalcification: White
依序使用 HiLuster Polishing System®
(Kerr) 與 Occlubrush®(Kerr)做細部拋光修飾。
對兩個正中門齒的最後修復結果。
除了接近一致的外型之外,保留一部份的個人齒面特色-略
呈現對稱的白色脫鈣區塊以及琥珀色的切緣效應。
這不是甚麼完美的傑作,充其量,也就不過只是模仿而已。